详情

小时候沛县的冬天,让人无法拒绝的回忆…

守望家乡 10399阅读
梅初
梅初Lv.11楼主+关注
2020-12-27 13:18 来自沛县

最近的沛县

尽管冻得不敢出屋

可是细想一想

长大以后的冬天好像比小时候暖和多了

放到过去

此时的沛县早已白雪皑皑

在那个出门基本靠走的年代

咱沛县人是咋过冬的

你还记得吗?



上冻的水龙头

说起家院里的水龙头
那话儿可就多了去了
小时候一到冬天
最费事的就要数水龙头了


在城里生活的沛县人应该都有印象
那时候的水龙头是安装在院子里
也正因为如此
在寒冷的冬天里
水龙头很容易上冻
一上冻就麻烦了
还得用热水浇化开
这事小时候肯定都干过


为了避免这个情况
保温的工作没少做
简单点的用草绳缠住
讲究点的用保温塑料皮包住
就是这样,偶尔也会冻上
家里人就会拿一壶开水
对着水龙头开始浇
上面浇着,下面接着
那时候的爸妈辈都很节省
毕竟是走水表交钱的
不能浪费一滴水





火红的煤炉子

过去沛县的早晨
就是“家家点火,户户冒烟”
每年冬天
准能在巷子里看见
端着铁皮簸箕外出借火的老爷们儿


因为用的是煤火炉
所以每天晚上的封火万万不能马虎
烧乏了的煤一定要用火钳夹出来
新的蜂窝煤往炉子里放的时候还得错开眼儿
大圈、小圈、火盖一定要盖严实
再拿个接满水的水壶压上去
这样既保证了煤气不会泄露
也在第二天早起的时候有热水洗脸


尽管做的再好
也总有失手把火封死的时候
邻里间的人情味儿
在这个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
“婶儿,昨晚火没封好,给熄了,
你家火上来没有?给抄块儿煤吧。”
“来来来,火刚上来,正合适。”
这样的对话
在当年的寒冬里温暖着我们的心




热乎的澡堂子

小时候不像现在

家家都有热水器

不用出门在家就能洗澡

那会儿不论农村还是县城

都是去澡堂子洗澡



小时候也没那么多讲究

有时候一个月才去一次澡堂

记得那会儿的澡票是1块钱一张

每次去澡堂人都很多

进去后要是找不到淋浴头

就先到水池子里泡一泡

边泡边瞅着淋浴头

一看哪个空出来就赶紧跑过去





漏风的公共厕所

小的时候
最难得大概要数上厕所了
推门出屋,那可是要有勇气的
这冬天的沛县
要是到了“大三九天儿”就冷的邪性
迎面而来的西北风
打在脸上就像针尖儿一样扎地人生疼


四处漏风的厕所
蹲在里边,屁股像被小刀剌似的
寒风一吹
房檐儿上的残雪飘进衣领灌进脖子
瞬间一个激灵




满满的“储存库”

那会儿不像现在

即便在冬天也能吃到各种各样的蔬菜

小时候在冬天里

能看到的绿色蔬菜就只有大白菜和葱

天气一冷

爸爸妈妈就开始成袋的往家里买

找个角落把白菜整整齐齐的码放好

然后上面盖上塑料布



冬天里能吃到的水果也很少

冻柿子、冻梨是最常见的

在寒冬腊月里

坐在煤火炉边儿

把柿子的蒂掀起

嘴巴凑上去,一吸

那柿子就统统进入了嘴中

那感觉真是太幸福了



冬天的早餐桌上

馒头稀饭配咸菜

虽然咸菜齁咸齁咸的

可最爱的还是这口儿

把馍馍掰成两半

中间夹上咸菜

吃仨馍馍都不在话下



条件好的

会提前做好辣椒酱

装进瓶子里

吃面条的时候挖一大勺放进碗里

热腾腾的辣椒汤面就诞生了

吃完后打个嗝,那才叫满足



沛县人记忆里的冬天

是热乎的

明媚的早晨、热闹的街巷、

靠墙边儿的蜂窝煤、热腾腾的烤红薯、

当当的剁馅儿声

……

这些简单平凡的回忆

才是沛县人曾经最有味道的生活

虽然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回

但它们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记忆里

融入在我们的血液里

也将一直绽放在岁月的长河里

END

编辑:韩方伟











了解沛县更多资讯

尽在“活力充沛”APP

长按识别下载

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

感谢您的赏脸阅读

3
5
10
15
20

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

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

没有任何回帖,回复抢沙发~
5
城市通